快看点丨中国宁向美国购买大量转基因大豆,也不考虑俄罗斯,这是为什么?

时间:2023-07-01 04:48:49       来源:北方寻史

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,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,感谢您的支持~


(资料图)

中国是世界上进口大豆最多的国家。

而美国的大豆产量从无到有,生产技术与日俱增的被开发,再加之自从转基因技术出现,美国大豆在世界农产品生产中开始称王称霸。俄罗斯从俄乌战争开始以来,很多国家面对俄国产品都望而却步。但我国始终与俄罗斯保持着贸易往来。

不过在大豆进口这一方面,中国宁向美国购买转基因大豆,也没在考虑俄罗斯的农产品,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

中国对大豆的需求:

众所周知,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。

2017年,我国大豆需求量大约在1.1亿吨,我国大豆产量1916.9吨,进口数量9553吨。

进口量差不多为自产的5倍还要多。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70%。

国内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的产量根本不够满足日常食品所需。人们为了增加产量,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。转基因的大豆一方面产油量极高,另一方面价格低廉。

在2017-2018年间,豆油新增产量1700多万吨,进口约50万吨,食用消费1500多万吨,工业及其他消费160万吨。

由此可以看出豆油和大豆制品,国内大部分都直接食用了。

那么为什么要大量进口美国的大豆呢?美国的大豆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吗?

美国大豆有什么优势?

美国大豆看似增长销量迅速,与政府的大力支持、中国的缩减种植有关。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。

大豆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两块,一个是物质成本,第二是人力成本。早在工业革命以前,各国的大豆种植基本靠人力和蓄力耕种,在北美这样地广人稀的地方,种植大豆可谓是完全没有优势。

人力是最重要的因素,“人多力量大”在那时是亘古不变的道理。

但工业革命开展后就完全不同了,尤其是农业机械化普遍以来,大多数粮食的生产模式全被颠覆。

大豆这种农作物,田间护理容易,收成操作简单,其中很多环节都可以被机械所替代。

美国农场演变成了,成百亩或者上千亩全由一人耕作根本不在话下的场面。但我国早期生产主要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,农业

机械化程度低,大豆生产依然维持着传统模式,主要依靠人工、牛耕或者小马力的拖拉机耕作,价格难与美国匹敌。

有学者对于中美大豆生产费用进行过比较。美国大豆生产的物质费用比中国多70元,但人力成本却比中国低了112元。

合计一下整体美国比中国低了近42元。

最为关键的是。美国不但成本投入低,亩产量还比我们高。2009-2012年间美国大豆亩产量平均比中国多出59公斤。

这一比较,美国就价格和产量上都取得了绝对优势。

但截至目前,“转基因”可能是最神秘,最具争议的农业生产技术。即使到现在的美国,甚至全世界的社会大众和科学界对于转基因食品都有不同的看法。

转基因到底是什么?

1976年,美国孟山都公司推出了一款除草剂(农达草甘膦)。这种产品能够抑制深根杂草的生长,大大减少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强度。

但这对大豆的种植却十分不友好,草甘膦在除草的同时会杀死田间的豆苗。

孟山都公司迅速展开研究,为了破解这个局面利用前期的转基因研究,1993年培育出了可以抵抗草甘膦的大豆品种。

农民买了他们的种子,就算使用草甘膦,也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。

而且使用转基因豆苗种出的大豆产量高,坏死量少,用作榨油方面的出油率也相当高。

但转基因技术刚出现时,下到美国民间上到科学界,都对这种大豆的品质成分感到怀疑。

美国相关研究机构经过多年检测,数据都标明转基因大豆具有商业价值,最终还是取得了“商业化资质”。

而农民也抵抗不住低声本高产量的诱惑,纷纷选择种植转基因的豆苗。

高度机械化,加上广阔的农场,配上高产量的大豆品种。这加在一起足以奠定美国大豆产业霸主的地位。

原本知名度不高的孟山都一跃成为跨国性农业集团。而原本仅靠价格优势出名的美国大豆,现在成了引领全球大豆生产业的佼佼者。

但俄罗斯的大豆一直是非转基因的大豆,为什么我国不进口俄罗斯的农产品呢?

为什么不选择俄罗斯进口农产品?

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长期的交易往来,要考虑的问题是非常繁多和复杂的。

产品的质量,产量,价格这些最基本的要考虑之外,风险和价格的变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。

美方和俄方对我国的交易都制定了相应的交易系统。但两者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。美方交易模式制定的非常全面、具体。毕竟是部分的粮食出口大国。对风险的规避,对价格的把控都很稳妥。

就算是出现了粮食前景不好,价格下跌的现象,美方也能够利用金融期货约定,补偿这一部分买家的损失。

这样作为买方,自然不用承担较大的风险,就可以在合约期内安稳的享受这一套购买服务。

而这一方面俄罗斯的金融货期约定范围较小,反过来说买方承担的后果就会大得多。没有人谈合作时会选择更大风险,更小收益的那一方。

目前通过转基因生产出的大豆,榨油也好,做豆腐也好。最终都进了我们的肚子里。

哪怕作为饲料给畜牧动物吃,到最后经过屠宰加工,最终食用者还是我们自己。

从转基因技术出现,到现在就有一个问题一直伴随,那就是转基因的东西到底安不安全?

转基因生产的产品到底安不安全?

有一种很有趣的社会现象:放眼全世界,中国是唯一一个要求在食用油产品上标注转基因标识的国家。

可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,虽然有了转基因标识,消费者也有意识地不去购买有转基因标识的食用油,但中国人却仍然吃下了越来越多的转基因原料食用油。

对于餐饮行业,成本控制十分重要,能考虑用转基因食用油的基本不去考虑使用非转基因油。

基本覆盖量要达到80%以上。只有少部分餐饮能用到棕榈油和花生油。但棕榈油冷天容易凝固,妨碍了在餐饮行业的使用。

在菜单上你明确看到过转基因水煮鱼吗?又或者转基因炒饭?

没有任何餐馆会明确标注。

但国民对于转基因是否安全这种话题依旧十分关心。

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,在谈及转基因农作物和转基因食品时,他说:“今天我又谈到了转基因,我想补充一个基本观点:转基因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科学问题、法制问题。安全不安全,应该由科学来承担。转基因产品能种不能种,应该由法规来处理。如果再加一句话,食用不食用,由消费者自己来选择,我想我们应该这样来讨论和认识转基因的问题。”

科学家们的意见是统一的。因为基因物质只存在于产品的蛋白质中,但转基因油产品中99.9%的成分都是油脂。

而且蛋白质中的DNA进入人体后会被分解掉,不会影响人体。

我们作为消费者,只需要选择就可以了。至于市面上出现的转基因产品,不应该被一拳头打死。

如果从科学上、安全上或者从健康上,转基因已经被否定。那么市面上就根本不会出现那么多的转基因产品,国家也更不会同意种植。

结束语:

中国大量进口美国的大豆单纯是因为美国产量大,价格低。

而俄罗斯的产量本身就很小,能够提供出口的供给量更小。再加之战争因素,甚至俄方本身都有些自顾不暇,更别说出口了。

虽然我国与俄罗斯合作密切,但也不是所有方面都要绑定。

对此您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意见~

关键词: